高强度螺栓拉力试验机的试验操作步骤
高强度螺栓拉力试验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(如 GB/T 1231《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、大六角螺母、垫圈技术条件》、GB/T 228.1《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 1 部分:室温试验方法》) ,操作步骤围绕 “A全、J准、规范" 展开,结合试验机的核心系统(夹持、加载、测量、控制),可分为试验前准备、试件安装、参数设置、试验运行、数据处理、设备收尾6 大阶段,具体流程如下:
一、试验前准备阶段:确保设备与试件符合测试条件
此阶段是保证试验数据准确的基础,需排查设备状态、确认试件合规性、优化测试环境。
1、试件准备与检查
1.1按测试需求选取3-5 件同规格、同批次的高强度螺栓(如 M20×80、性能等级 10.9 级),确保螺栓无表面裂纹、螺纹损伤、锈蚀等缺陷(外观缺陷会导致局部应力集中,影响抗拉强度判定)。1.2测量并记录试件关键参数:(1)螺栓公称直径 d(如 M20 的公称直径为 20mm);(2)Y效螺纹段原始标距 L₀(根据螺栓长度确定,通常取 50mm 或 100mm,需用卡尺J确测量,精度至 0.01mm);(3)计算螺栓横截面积 A(按公式 A=π×(d₁)²/4,d₁为螺纹小径,需查对应螺纹标准,如 M20 的小径 d₁=17.294mm)。
2、设备状态检查
2.1精度校准确认:查看力值传感器、引伸计的校准证书,确保在Y效期内(通常校准周期为 1 年,由国家认可的计量机构出具),若超期需先校准再使用。2.2核心部件检查:(1)夹持系统:清洁上下夹具夹持面,检查螺纹套(与螺栓规格匹配)是否磨损,楔形夹具的F滑齿是否完好;(2)加载系统:液压机型检查液压油位(需在油标刻度线之间)、油液清洁度(无浑浊、杂质),电动机型检查滚珠丝杠导轨是否润滑;(3)A全系统:测试急停按钮(按下后设备立即断电停机)、A全防护罩(关闭后才能启动试验)、过载保护功能(可通过软件模拟过载,确认是否触发停机)。
3、环境条件确认
测试环境需满足:温度(10-35℃)、相对湿度(40%-80%),无强烈振动(如附近无大型冲压设备)、无腐蚀性气体,避免环境因素导致传感器漂移或试件性能变化。
二、试件安装阶段:保证力线对中,避免偏载
此阶段是关键环节,力线对中偏差≤1% ,否则会导致抗拉强度测量值偏差(偏载可能使结果偏高 10% 以上)。
1、夹具与试件匹配
根据螺栓结构选择夹具:若为带头部螺栓(如大六角头),上夹具选用楔形夹具(夹紧螺栓头部,确保头部不打滑),下夹具选用与螺栓规格匹配的螺纹套夹具(将螺栓螺纹端拧入螺纹套,拧入深度≥2 倍公称直径,避免螺纹受力不足导致断裂);若为全螺纹螺栓,上下夹具均用螺纹套。
2、试件安装步骤
2.1启动试验机电源,升起移动横梁(液压机型通过油缸顶起,电动机型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丝杠),预留足够安装空间;2.2将螺栓头部放入上夹具,手动或通过液压夹紧上夹具(夹紧力以螺栓不松动为宜,避免过度夹紧压伤头部);2.3调整下夹具高度,将螺栓螺纹端拧入下夹具螺纹套,确保螺栓轴线与上夹具中心线对齐;2.4若试验机带球面调心座,微调调心座角度,观察螺栓是否垂直(可通过直角尺辅助判断),Z终保证力线与螺栓轴线重合。
3、引伸计安装
3.1选择与螺栓原始标距匹配的引伸计(如标距 50mm 对应 50mm 量程引伸计),清洁引伸计夹持爪和螺栓Y效螺纹段(无油污、杂质);3.2将引伸计的两个夹持爪分别固定在螺栓Y效螺纹段的两端(避开头部和螺纹套夹持区),夹持力度适中(过松会打滑,过紧会压伤试件);3.3打开引伸计电源,检查数据是否归零(若有偏移,通过软件清零),确保引伸计与数据采集系统正常通信。
三、试验参数设置阶段:匹配标准要求,定义测试逻辑
通过控制系统软件设置参数,确保加载方式、数据采集频率符合标准,避免因参数错误导致试验无效。
1、软件启动与试件信息录入
打开试验机控制软件(如 “W能材料测试系统 V3.0"),新建试验任务,录入试件信息:螺栓规格(M20)、性能等级(10.9 级)、材质(42CrMo)、原始标距(L₀=50mm)、横截面积(A=238.7mm²)、试验人员等。
2、加载参数设置
2.1加载方式:按 GB/T 228.1 要求,选择 “位移控制加载"(弹性阶段加载速度 2-5mm/min,屈服后可提高至 5-10mm/min),或 “力控制加载"(弹性阶段应力速率 20-60MPa/s);2.2停机条件:设置 “断裂停机"(螺栓断裂后自动卸载),或 “Z大载荷后停机"(当载荷达到Z大值后,继续加载至螺栓伸长率 10% 后停机,适用于不易断裂的试件);2.3数据采集频率:设置为 100-500Hz(确保捕捉屈服点、Z大载荷等关键数据点,避免遗漏)。
3、曲线与结果设置
3.1选择需实时显示的曲线:“力 - 位移曲线"(直观判断屈服阶段)、“力 - 时间曲线"(监控加载稳定性)、“应力 - 应变曲线"(计算弹性模量);3.2设置自动计算参数:抗拉强度(σ_b = Z大载荷 F_b/A)、屈服强度(σ_s = 屈服载荷 F_s/A,若为无明显屈服,取 σ_0.2 = 规定非比例延伸率 0.2% 对应的应力)、断后延伸率(A=(断后标距 L_u-L₀)/L₀×Y00%)。
四、试验运行与监控阶段:实时观察状态,确保A全与数据Y效
启动试验后需全程监控,及时处理异常情况,避免设备损坏或数据无效。
1、试验启动前确认
1.1检查所有人员已远离测试区域(螺栓断裂时可能产生碎片),关闭A全防护罩;1.2再次核对参数(加载速度、停机条件、试件信息),点击软件 “预加载"(施加小载荷,如 5% 额定载荷,确认力值传感器、引伸计数据正常,无异常波动)。
2、正式试验运行
点击 “开始试验",试验机按设定参数加载,实时观察软件曲线:2.1弹性阶段:力 - 位移曲线呈线性增长,若出现非线性波动,可能是夹具打滑或引伸计松动,需立即停机检查;2.2屈服阶段:力值增长放缓或保持不变,位移持续增加,软件自动识别屈服点并记录屈服载荷 F_s;2.3强化与断裂阶段:屈服后力值再次增长至Z大值 F_b(抗拉载荷),随后载荷下降,螺栓开始颈缩,Z终断裂,设备自动卸载。
3、异常情况处理
3.1若出现 “过载报警"(载荷超过量程 110%),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检查螺栓是否偏载或参数设置错误;3.2若引伸计数据归零或波动过大,停机检查引伸计夹持状态,重新安装后需重新开始试验;3.3若螺栓在夹具处断裂(非Y效螺纹段),说明夹具安装不当(如螺纹套拧入深度不足),需调整夹具后重新测试。
五、数据处理与报告生成阶段:验证数据Y效性,输出规范报告
试验结束后需核对数据、分析断口,确保结果符合标准,避免无效数据输出。
1、数据初步核对
1.1软件自动生成试验数据:屈服载荷 F_s、Z大载荷 F_b、断后标距 L_u(需手动测量,用卡尺量取断裂后试件的标距长度)、延伸率 A、抗拉强度 σ_b;1.2验证数据合理性:如 10.9 级 M20 螺栓的抗拉强度标准值≥1040MPa,若测试值远低于此(如 800MPa),需排查试件是否为不合格品或试验过程是否存在偏载;若远高于此(如 1300MPa),需检查力值传感器是否校准。
2、断口分析
2.1观察螺栓断口:正常断口应为 “杯锥形" 或 “平断口",断口位置在Y效螺纹段,且无明显夹杂、裂纹等缺陷;2.2若断口在夹具夹持区(如头部与杆部过渡处),说明力线不对中或夹具夹紧力不足,试验数据无效,需重新测试。
3、报告生成与保存
3.1软件自动生成试验报告,包含:试验标准、试件信息、加载曲线、原始数据、计算结果、断口照片(可选);3.2审核报告无误后,保存为 PDF 或 Excel 格式,按编号归档(如 “20240509-M20-10.9 级 - 001"),便于后续追溯。
六、设备收尾阶段:维护设备,确保下次使用
试验结束后需清洁、润滑设备,关闭电源,避免部件损坏。
1、试件与引伸计拆除
待设备W全卸载后,打开A全防护罩,先拆除引伸计(轻拿轻放,避免碰撞夹持爪),再松开上下夹具,取出断裂的螺栓试件(若温度较高,需戴手套,避免T伤)。
2、设备清洁与润滑
2.1用抹布清洁上下夹具夹持面(Q除残留的金属碎屑、油污),若螺纹套有磨损,需更换同规格螺纹套;2.2对电动机型的滚珠丝杠、导轨涂抹润滑油(按设备说明书选用型号,如 32 号液压油),液压机型检查液压油位,若不足需补充。
3、电源关闭与记录
3.1依次关闭引伸计电源、试验机控制软件、试验机总电源,拔掉插头;3.2填写设备运行记录:试验日期、试件批次、测试数量、设备运行状态(是否有故障)、维护情况,便于后续设备保养与故障排查。
七、关键注意事项
1、A全D一:试验全程B须关闭A全防护罩,严禁用手触摸运动中的横梁或试件,急停按钮需处于易触及位置;
2、精度保障:力值传感器、引伸计需定期校准(每年 1 次),机架需每 2 年进行刚度校验,避免精度下降;
3、标准更新:关注国家标准更新(如 GB/T 1231 可能修订),确保试验方法与ZX标准一致,避免报告无效。
八、总结
通过以上步骤,可确保高强度螺栓拉力试验的 “A全性、准确性、规范性",为螺栓的质量判定(如出厂检验、第三方检测)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。要想了解更详细的试验操作步骤,可随时联系河北天棋星子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