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针碟式引伸仪的使用注意事项
指针碟式引伸仪作为依赖机械传动和人工读数的形变测量仪器,其使用效果(精度、寿命)与操作规范性直接相关。以下从试验前准备、试验中操作、试验后维护、A全与精度保障四大维度,梳理核心使用注意事项,覆盖关键风险点与规范要求:
一、试验前:必做 “检查与适配",D绝先天误差
1、仪器状态检查:排除机械故障隐患
1.1核心部件必查:确认碟形弹簧无裂纹、无Y久变形(弹簧失效会直接导致形变放大比例失真,测量数据W全无效);指针需牢固无松动、转动灵活(若指针弯曲或卡顿,读数时会出现 “卡滞跳数");刻度盘需清晰无磨损,Z小分度值(如 0.001mm)需与试验精度需求匹配(例如:测量金属弹性形变需 0.001mm 分度,测量塑料大形变可放宽至 0.01mm)。1.2传动机构检查:手动推动引伸仪 “活动端",感受杠杆 / 齿轮传动是否顺畅,无明显卡顿或异响(若有卡顿,可能是传动缝隙进杂质,需用毛刷清理后再用)。
2、试件与仪器适配:避免 “强行安装"
2.1夹头匹配:根据试件截面(圆形 / 矩形 / 板材)选择对应夹头(楔形夹头用于圆形试件,螺纹夹头用于矩形 / 板材),禁止将圆形试件强行塞入螺纹夹头(会导致夹头变形、试件打滑)。2.2标距与量程匹配:引伸仪两夹头Z大间距需覆盖试件标距(如试件标距 100mm,引伸仪夹头Z大间距需≥100mm);同时,引伸仪额定量程(如 5mm、10mm)需大于试件Z大预期形变量(超量程会导致碟形弹簧Y久损坏,仪器报废)。
二、试验中:严守 “操作规范",规避实时误差
1、安装与调零:确保 “无载荷初始状态"
1.1同轴安装:将带引伸仪的试件固定在试验机夹具时,B须保证试件、引伸仪、试验机三者同轴(若不同轴,加载时会产生横向力,导致引伸仪弹簧歪斜、读数偏大),可通过调整试验机夹具高度或引伸仪位置校准。1.2调零禁忌:调零时需确保试件 “W全无载荷"(仅自然接触试验机夹具,不施加任何拉力 / 压力),禁止在已加载状态下调零(会导致初始读数偏移,后续数据全部偏小);调零后需静置 10~20 秒,确认指针无漂移(若漂移,需重新检查夹头是否夹紧)。
2、加载与读数:控制 “速率与视角"
2.1加载速率:需按试验标准(如 GB/T 228.1)设定缓慢加载速率(通常 1~5mm/min),禁止快速加载(会导致指针偏转过快,来不及读数,或因冲击力损坏引伸仪弹簧)。2.2读数防视差:读数时视线B须垂直于刻度盘表面(可借助直角三角板或刻度盘自带的 “视差校正线" 对齐),禁止斜视角读数(视差误差可达 0.002~0.005mm,远超仪器分度值,导致数据失真);读数需估读至Z小分度值的 1/10(如 0.01mm 分度需读至 0.001mm)。
3、异常处理:“立即停载",不强行继续
3.1若加载中指针突然不动 / 反向偏转:大概率是夹头打滑,需立即停止加载,卸载后重新夹紧夹头,从 “调零步骤" 重新开始(不可直接继续加载,否则后续数据无效)。3.2若传动机构发出异响 / 卡顿:立即卸载,检查传动缝隙是否有金属碎屑或油污,用毛刷清理后涂抹少量钟表油(禁止用机油,会污染刻度盘),故障未排除前禁止再次使用。
三、试验后:做好 “维护收纳",延长仪器寿命
1、卸载与拆卸:“缓慢 + 轻拿"
1.1缓慢卸载:试验结束后,需按与加载相同的速率缓慢卸载至 0(禁止骤降载荷,避免引伸仪弹簧快速回弹,导致指针撞击刻度盘边缘损坏)。1.2轻拆夹头:卸载后先松开试验机夹具,再用扳手缓慢松开引伸仪夹头(禁止强行拉扯夹头,避免损坏夹头螺纹或引伸仪拉杆)。
2、清洁与润滑:“针对性维护"
2.1清洁:用软干布擦拭刻度盘(禁止用湿布,会导致刻度模糊)、夹头夹持面(Q除油污和金属碎屑,防止下次使用打滑);用毛刷清理传动机构缝隙(避免杂质堆积导致卡顿)。2.2润滑:仅对夹头螺纹、杠杆转轴等金属活动部位,涂抹少量钟表油或轻质润滑油(1~2 滴即可,禁止过量,避免油污渗入弹簧或刻度盘)。
3、收纳:“防潮防尘"
需将引伸仪放入Z用包装盒(或内衬泡沫的收纳箱),避免与硬物碰撞;长期不用时,应存放于干燥、无粉尘的环境(如防潮柜),防止碟形弹簧锈蚀、刻度盘发霉。
四、长期保障:定期 “校准 + 记录",确保精度溯源
1、定期校准:每 6~12 个月 1 次
校准标准:使用标准量块(精度等级≥0.0005mm)进行校准,将量块固定在引伸仪夹头间,读取指针读数,若与量块实际长度偏差超过 ±0.002mm,需联系专业人员调整弹簧弹性或传动比(禁止自行拆解)。
2、记录留存:建立 “仪器使用档案"
记录每次试验的 “使用日期、试件类型、加载范围、校准结果",便于追溯误差来源(如多次试验后读数偏差增大,可通过档案判断是否需要校准或更换部件)。
五、总结:核心原则
指针碟式引伸仪的使用需遵循 “先检查、再适配;慢加载、准读数;勤维护、定期校" 的原则,重点规避 “超量程、同轴度差、视差、夹头打滑" 四大误差源,才能确保测量数据准确,同时延长仪器使用寿命(正常维护下,仪器可稳定使用 5~8 年)。要想了解更多使用注意事项,可随时联系河北天棋星子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。